华为鸿蒙OS发布之后的总结
编辑:浏览器知识鸿蒙,是中国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,有开天辟地之意;然《淮南子俶真训》中有提到:“以鸿蒙为景,鸿蒙,东方,日所出地。”,所以鸿蒙也有东方之野,日出之处的意思。
一个OS的取名如此大气,是否真名副其实?随着此次华为开发者大会揭开鸿蒙的面纱,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华为的鸿蒙。
引出鸿蒙
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战略涉及到各种终端产品,进入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时代,需要全新的体验与生态,同时现状是:不同的硬件对应不同的OS、软硬件绑定,生态被割裂,应用开发效率低下,设备与系统的安全性低等。于是鸿蒙问世!
鸿蒙OS的特性
从发布现场来看,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;从我理解的角度看,鸿蒙是适配华为未来战略的OS,将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系统。
鸿蒙OS架构
如上图,目前鸿蒙对Android的态度是先兼容,再看未来发展情况与趋势,可能会适时替换,期待那一天!
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鸿蒙的几大特点:
分布式
模块化解耦,针对不同设备部署所需模块,可灵活适配各种终端设备。
分布式架构:
- 分布式任务调度
- 分布式数据管理
- 虚拟化硬件设备
- 分布式软总线
何谓虚拟化硬件设备?举个粗浅的例子:就是手机的摄像头给手表用。
分布式总线对网络协议的优化:将网络层、传输层、会话层、表示层四层合并为一层,华为将其称为极简协议。
关于分布式架构带来的用户体验:实现各终端硬件能力共享,为用户提供更多智慧场景应用。
系统流畅性
Android系统沿用了linux内核调度机制:公平调度模式,难以保障用户体验。
而鸿蒙OS对负载实时分析预测,匹配应用特征,实现资源精准调度,华为称其为确定时延引擎。
鸿蒙操作系统的低时延、高性能、对IPC的性能优化等确保了系统的流畅性与用户的极致体验
内核安全
未来多终端互联对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微内核的引入解决内核级安全的问题,微内核无root权限, 每个外核服务模块都有自己的权限,相互隔离,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。
生态共享
现状:软件生态与硬件绑定,降低了用户体验与开发效率。
鸿蒙OS的生态共享:就是一套应用代码可在各个不同类型的设备上运行,减少开发工作量。
同时在这一环节,会上还简单介绍了IDE、方舟编译器、分布式Kit,旨在协助应用开发者更加高效的开发应用,最终为鸿蒙操作系统生态服务。
个人见解(舔一波鸿蒙)
从路标来看鸿蒙是从2017年开始研发的,从开始研发到公之于众,仅两年时间。鸿蒙OS的架构与理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,各个技术指标之牛逼让我不得不佩服华为的技术大佬们。对于正在构建的万物互联,长远来看,个人对鸿蒙还是充满了信心!
可以看出,鸿蒙首先研发的是鸿蒙微内核,是由内而外,从下到上的研发路径,可能是IDE、编译器、KIT还没有相对完善,所以没有做太多介绍,同时对系统应用层的介绍很少。有些人可能认为对操作系统而言成败与否应用才是重中之重,这个观点我不否认,毕竟对操作系统来说生态才是其存活之道,黑莓就是前车之鉴。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太浮躁了,内功不修炼好如何服务众多应用开发者?先兼容一波Android生态,等自身完善好了,更好更便捷的应用开发环境与API,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开发者会响应的,我也相信届时会有很多Harmony的培训学校出现,哈哈哈!
舔了这么久,还是忍不住吐下槽:
- 鸿蒙的发布有点像赶鸭子上架,稍显有些急躁。或许是迫于某些压力没有表达最直接的野心、也正是迫于某些压力提前了鸿蒙的发布吧。
- 鸿蒙的发布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:很多专业术语的陈述,余总的表达稍显生硬,或者由HarmonyOS的主刀手讲解可能更流畅更专业吧,或者华为有其他的考量,咱也不知道,咱也不敢问。
吐槽归吐槽,虽说技术无国界,但是制裁有!作为国产牛逼操作系统我个人表示非常支持!虽然鸿蒙现在还是个小孩儿,并不是多么牛逼(我认为已经很牛逼了)多么完善,但是从整体架构看,鸿蒙的想象空间与发展空间足够大,有多大?星辰大海!
说那么多废话有什么用,有本事做个操作系统跑跑看!
写在最后
这是华为官网的宣传页: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。我想鸿蒙必将充当基础系统的角色。有系统作为基础,有通信作为保障,我想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,未来可期!
舔了一波鸿蒙,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更期待的是鸿蒙的开源,开源使人舒适。对了,还有方舟!
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!欢迎志趣相同之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!
文章TAG:华为 鸿蒙 发布 之后 华为鸿蒙OS发布之后的总结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iulanqi.cc/14699.html
加载全部内容